凤凰28

抗疫之后 房地产谁会成为赢家 ?

2021-05-31 09:30:10 观点地产网 浏览次数 7060

这是任谁都想象不到的一个新年开局。

  万物有灵 ,但生而为人最大的优势是想象力与创造力,于是世界上有了电脑 、智能手机、互联网 、汽车 、高铁 、巨轮 、飞机、卫星 、宇宙飞船……

  抬头仰望星空,我们能观测到百亿光年之外的浩瀚星空,但低头之时,我们却对脚踏之地仍然有太多未解之谜。

  正如一个微小的病毒,可以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需要无数人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才能战而胜之。

  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 ,成为庚子鼠年春节之后 ,我们所有人生活、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宏观经济到各行各业 ,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早日战胜疫情,尽快恢复常态。

  于房地产企业而言 ,关于2020年的所有计划  、目标和雄心壮志 ,都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和必须进行调整。

  首当其冲的影响 ,从1月到3月 ,疫情必然冲击房企的销售,未来两三个月楼市成交都会比较惨淡。

  应急措施基本都是开通“线上售楼处” ,于是恒 大网上卖楼3日4.75万套、6天6.8套的消息成为行业内的独特风景。

  当然,这只是无奈之下的一种办法,房地产线上销售以往一直都是锦上添花的手段,远不能做到雪中送炭。

  对于习惯了“加杠杆 、高周转、快销售”的中国房地产企业来说,没法开盘、没有现金汇款,这必然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足于让地产人回想起2003年非典疫情下的行业 ,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日子 。

  相比非典疫情 ,这一次的影响肯定更加严重。十多年前,中国房地产企业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的规模,以及高企的杠杆。

  这是一个年销售已经达到16万亿规模的市场,站在最前端的房企正在触及万亿的门槛 。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危机中自然也存在亮色。这次疫情,也是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一次考验。而且,方法总比困难多。

  比如应对停售问题,房企纷纷推出网上售楼处和各种优惠措施 ,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销售回款,更重要的是为疫情之后的全面复苏打好市场基础 、做好蓄客准备。

  应对停工问题,有网上办公和远程视频会议等手段;应对偿债问题,也有金融、财政政策和融资渠道的支撑 ,以渡过难关。政策方面,各地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措施,以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危机。

  类似的景象也出现在土地市场上,虽然疫情导致了大量土地拍卖被延迟 ,但仍然可以看到,北京从2月11日开始进行了三场土拍,累计出让9宗地块,成交总价达到364亿元。

  此外 ,相比起商业、办公、文旅、酒店等相关业态受到的影响,物业服务企业在这一次疫情中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疫情防控的许多重任都放在了物业企业身上。

  从万科物业启动2万人招聘计划,以及碧桂园服务的煲仔饭机器人投入使用,可以见微知著。而资本市场更是清晰反映了这一景象:2月3日至2月17日 ,统计显示23家上市物业股中有21家股价累计上涨,过半涨幅在20%以上。

  当风暴到来时,更需要抬起头 。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这数十年来,无论是政策调控,还是各种意外的“黑天鹅”事件 ,最终都成为了行业和企业进行创新甚至转型的最大动力。

  这一次疫情也不例外,当危机过去 ,房地产行业依然遍布商机、充满希望。但是,更加能够抓住机会 、变危为机的企业,必然是一直以来战略合理、战术到位的卓越企业 。

XML地图